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州、市诗词协会一行来我院考察

发布时间:2010-06-07 来源:本站整理 阅读次数:

州、市诗词协会一行来我院考察

 

66日,州、市诗词协会一行86人来我院新校区考察。学院党委书记吴正有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介绍了学院办学情况和新校区建设情况。

诗词协会会员们十分高兴地参观了学院新校园,对学院新校区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表示由衷地感叹。在致远桥上,会员们饶有兴趣地欣赏桥护栏上雕刻的诗词,并用笔一一记录下来。会员们站在桥上看到清清的河水,葱绿的青山,挺拔的建筑,不时地吟诗抒情,表达对湘西职院美好未来的祝福。会员们非常关心职业教育,不时地询问专业设置,收费标准,课程开设,就业途径等,会员们表示,是我州自己办的职院,他们将充分发挥诗词协会的舆论作用,编写诗词集,歌颂职院,宣传职院,推介职院,让更多的人了解职院,关心职院,支持职院。

后附诗词协会张冬菊会员的职院随笔一篇。

 

 

 

 

湘西职院·人才摇篮,就业路宽

张冬菊

 

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湖南西部,有一所交通便利,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越,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一流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她座落在美丽的吉首山城乾州新区,是由办学历史悠久的州农校、吉首经贸学校、州水电学校、州技工学校合并组建升格而成的高等学府,属副厅级事业单位。现任党委书记吴正友同志是一位具有三十余年办教育经历的经验丰富的精英之才,全国人大代表。

这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有G209319国道和枝柳铁路穿城而过;还有S229线和正在建设的长渝高速、规划中的临三高速、上瑞高速都在这里交汇。这里距世界科教文卫组织认定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美丽凤凰城,只有不到一小时的车程;距世界级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也不到三小时车程。这里还有古朴的苗家风情旅游明珠德夯,目前全国落差最高的流纱瀑布,公路奇观矮寨坡,亚洲最高的矮寨公路斜拉吊桥……

职院是新建校区,正面临大街,占地面积890亩,加上穿校区而过的清波荡漾、弯弯曲曲的万溶江上游河道,共有地域1100亩,比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还大;规划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整个院区布局呈棋盘形,三座桥梁横跨在小河上。河东岸的图书馆是一栋标志性建筑,正对着学校的大门,从东西南三个方向看,其外观都一样。既像一本翻开的待读的书,又像一个博学睿智的仁者,敞开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走过刻满了“励志、抱负、做人”诗文的“远致”文化桥,就可以步入图书馆那储藏知识的宫殿。河东的教师宿舍、学生公寓,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渡过河西来,就有一座小公园。河西岸是教学楼、实训楼、办公楼、运动场。整个布局犹如一幅精美的图画。人在这里工作、学习、生活,就像在一个美丽的公园里徜徉,心旷神怡,令人陶醉。

读书求学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学知识、练本领、长才干、增强面对社会各种挑战的能力。能在学校学到以备将来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东西,能在社会上立足、创业、成功、辉煌。这是每个青年学生的最大愿望和理想。湘西职院就是这样一所培养人才的摇篮,而且还就业路子宽。只要在学校里能努力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将来毕业了就业就能“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在学校学习阶段,这里开设有:生物工程、经济贸易、旅游管理、计算机、机电工程、民族艺术、应用外语、动物防疫与检疫、服装设计、供用电技术、数控技术、建筑工程等三十多个高职专业,供学生们选择。在师资力量上,启动了“研究生、教授、学历达标”三大教师培养工程。目前,已有硕士、博士生46人,正副教授10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绩斐然。主持有农业部、省教育厅与财政厅资助课题65 项、主编或参编教材11本、本院教材10本。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400多篇,获湖南省民族教育发展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优秀成果奖6项,专利5项,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2项,教学硕果累累。在保障教学质量上,措施强劲高效。所采用的“顶岗实践、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学习——生产——提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办法调整、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实践证明效果很好。2009年学生参加会计证考试,合格率名列全州第一,超过吉大6个百分点。

在确保毕业学生就业上,学校领导真可谓费尽心机,千方百计地把培养的人才推荐出去。与省内外多家大中型企业实施“定单式”培养人才战略,建立信用和作关系和较为稳定的推荐输送就业网络。已在湖南、广东、北京、宁波、浙江、上海等地建立了91个就业基地,不仅就业环境地域好,待遇也不错。多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看好,使学院进入了“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宽就业”的良性运作轨道。解除了学生和家长“毕业就等于失业”的忧虑。创造了学生就业巩固率90%以上的高记录。另外,学院还鼓励帮助学生自主创业。如08级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刘建,在学院扶持下自办养殖场,年收入达到10 多万元。04级学生梁树青,学的园林专业,回到家乡,经营一个园艺场,每年收入柑橘、桃、李、梨等鲜果上市 ,有不错的收入。每年桃李梨树开花季节,吸引上万游人赏花,成为当地一大景观。

职院,她是在湘西这片土地上出生、成长、壮大起来的,她用她的赤诚和深深的爱回报感恩这片深情的土地。她利用政策、技术、人才等优势,开展农村科技扶贫与技术推广行动,指导全州县市建成果蔬菜基地24个;与省农业厅、省扶贫办、州委组织部、州农业局、香港嘉里集团等14个部门企业联合举办全省示范县农技人员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青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9+2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为兴县强州作贡献。

湘西职院,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育智人,育才人,育名人,创名校。祝愿她:桃李天下,万里鹏程。最后赋诗一首,借以表达一个退休老人对职院的赞美之情。

 

 

题湘西职院

 

职院恢宏建设中,十八女子渐丰盈。

身材面貌英姿美,满腹经纶志气雄。

书馆敞怀明智者,桥梁横渡慧巅峰。

新楼靓舍书声琅,治国齐家立大功。

 

张冬菊     1947年生     汉族    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籍。职业:医生(退休)。现系本市作家协会,州、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喜写随笔。